人力資源行業時代新政解讀!行業發展新契機! |
發布時間:2018-08-06 丨 閱讀次數: |
導語 《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條例》作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力資源要素市場領域第一部行政法規,對人力資源市場管理體制、人力資源市場培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人力資源市場活動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監督管理等方面作了全面規定。 《條例》目的在于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就業創業,重點在于人力資源服務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其適用范圍涵蓋了人力資源市場所有主體,包括用人單位、求職者和勞動者、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以及政府監管部門。 我國首部人力資源行政新規究竟為人力資源市場帶來了什么?仁本作為深耕行業12年的專業誠信人力資源服務供應商如火如荼面對機遇,跟著小編一起看看! 人力資源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近年來,我國人力資源服務業迅速發展,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建立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3.02萬家,從業人員58.37萬人,全年營業收入達到1.44萬億元,為2億多人次就業創業和流動提供了人力資源服務,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舉辦現場招聘會、交流會22萬多場,提供招聘崗位信息超過1億多條,參會求職的人員超過1.1億人次,通過網絡發布崗位招聘信息有3億多條。 對此,《條例》特別提出要提高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水平,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運用區域、產業、土地等政策,推進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發展專業性、行業性人力資源市場,鼓勵并規范高端人力資源服務等業態發展;同時提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行業發展。 向就業歧視、就業陷阱說No 據了解,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地域、性別、戶籍、學歷等就業歧視,以及虛假招聘信息及黑中介等求職陷阱,對此,《條例》規定,任何地方和單位不得違反國家規定在戶籍、地域、身份等方面設置限制人力資源流動的條件;用人單位發布或者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的單位基本情況、招聘人數、招聘條件、工作內容、工作地點、基本勞動報酬等招聘信息,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視性內容。 同時,《條例》要求加強人力資源市場誠信建設,把用人單位、個人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信用數據和失信情況等納入市場誠信建設體系,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發布的招聘信息不真實、不合法,未依法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業務的,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拒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條例》不僅要求用人單位誠信,同時也要求求職者如實提供本人基本信息以及與應聘崗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工作經歷等情況。 人力資源行業未來怎么走? 1、政策助推人力資源服務業快速發展 在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倒逼人才結構轉型,以及老齡化社會漸近導致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背景下,政策對于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推動作用將愈發明顯。2014年12月的《關于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意見》,以及2017年9月的《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均明確提出“2020年產業規模2萬億元”的目標。為實現該目標,未來3-5年間,行業相關扶持政策將不斷出臺,助推人力資源服務業快速發展。 2、從“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 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退,一方面,勞動力成本上升,企業用工成本增加,促使企業尋求新的雇傭方式,以勞務派遣為代表的靈活用工形式將成為勞動力提供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將從“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人才的競爭日益激烈,行業及企業對于高端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行業從業人員60萬、領軍人才1萬名左右,可以預見,未來將加快人力資源服務業人才培養,加強行業專業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儲備。 3、行業風口,仁本如何做? 我國人力資源服務業起步較晚,同國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這意味著,人力資源企業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培育形成100家左右在全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 杭州仁本成立至今12個年頭,以專業流程化的經營管理為求職者,用工單位,人力資源服務需求方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資源服務。 在現有的業務體系和服務理念之下,杭州仁本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以追求卓越為理念,以仁本人獨有的“創業基因”和“真抓實干”、敢打硬仗、敢拓艱險的意志,在政策的鼓舞下,依靠不斷涌現的人才隊伍和持續傳承的企業精神,為打造科技人才服務產品全價值鏈。借由創新創意及新興的互聯網模式,為客戶提供更為全面更符合用戶需求的人力資源服務方案。 專業、誠信、流程化管理 人力資源全方位解決方案就選仁本 業務咨詢電話:0571-85118191 |
|
|
|
|
|
||||||||||||||||||||||||||||||||